小心!教宗也被利用来诈骗
- 张立德
- Apr 18
- 3 min read

每次打开脸书,检查电邮,甚至查阅手机的通讯软体,尤其是WhatsApp,都会发现网络诈骗的无孔不入。这些诈骗讯息是删不胜删,屏蔽了又重现。即使向相关社交媒体公司举报,也无济于事。
而且, 每一天我的手机一响,一看是来路不明的号码,九成是诈骗电话。我每一天至少会接到一通。这种电话接多了,也大概摸透了他们的套路,通常铃声响了大约20秒自动中断,再也没有再接通的,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联络的,肯定是诈骗。
最近各大报社更同时成为了网络诈骗分子利用的对象,大量冒用报社的品牌,诱使读者相信有关广告是报社发布的讯息,他们的目的无非是要收集上钩者的个人信息,然后用作非法勾当。报社必须不断提醒公众不要受骗,但诈骗分子总是魔高一丈,让报社疲于应付。
当然,不只是报社,任何人和机构同样有机会被盗用身份。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发达,要伪造人的声音和样貌,可说是轻而易举。这些伪造品可以仿真至百分百,一不留神,或者情急之下,误判了就会上当。
去年,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相关的票务系统就遭不法分子冒用。当时,新加坡总教区发现有个人和组织向外声称,本身是教宗弥撒票务的负责平台。实际上,只有总教区授权的网站才能发布相关讯息,而且票是免费的。显然,其他要收费的,绝对是个骗局。
更早之前,在菲律宾,不法分子利用圣诞节和人们的爱心行诈骗。菲国警方当时锁定了至少3个以圣人为名的假基金会。它们在脸书上接触各个教友,推送一些链接,甚至伪造一些神父的签名,让教友们相信是真的基金会,正在为不幸的社会群体筹募善款。
这两个例子是属于商务型或者钓鱼的诈骗,在网络未普及前,就有人利用幸运抽奖,套取个人资料,多年以前的刮刮乐,近年不常见,相信已经转战网络。
最近更常见的是,什么投资股票、虚拟货币等之类的诈骗陷阱。还有就是找工作最后被卖猪仔到缅甸和柬埔寨的园区。
这些有组织性的大型集团利用人性的软弱和贪念,榨取大量的金钱。尽管有关当局和媒体不断警告和提醒,还是有人前仆后继相信天下有免费的午餐,奉上自己辛苦钱。
那些被卖猪仔的在园区里被逼从事诈骗和非法赌博,过的是非人生活。不可思议的是,有部分被卖猪仔的,原本是受骗被禁锢,后来却转而成为帮凶,有关当局在亲友通报下将他们救出魔掌,他们却心甘情愿跟着骗徒逃走,另起炉灶。
玛窦福音中提及“没有人能事奉两个主人:他或是要恨这一个而爱那一个,或是依附这一个而轻忽那一个。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同时提醒我们,“不要在地上为自己积蓄财宝,因为在地上有虫蛀,有锈蚀,在地上也有贼挖洞偷窃;但该在天上为自己积蓄财宝,因为那里没有虫蛀,没有锈蚀,那里也没有贼挖洞偷窃。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必在哪里。” 我们一旦做了钱财的奴隶,就会容易掉入诈骗的陷阱。贪念会引人犯罪。
圣经的一句箴言说得好:“愚蒙人凡话都信;精明的人却步步谨慎。” 我们处于这个处处充满陷阱的时代,要熟读带给我们智慧的圣经,致力把自己训练成精明的人,不要被坏人蒙骗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