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教宗到底在做什麼的?

撰文/王安當

近期,教宗方濟各到了鄰國印尼和新加坡等國家牧靈探訪。教宗的到來在各地刮起了旋風,所到之地都可以看到慢慢的人潮,擠爆了場地,甚至在街頭上也站滿了人,大家都想目睹教宗的本人。這樣的畫面到底要說明什麼呢?


我想可以直接進入的話題是教宗到底是在做什麼的呢?或許也可以這麼說,把教宗的角色弄清楚後,基本上也就可以明白他在這世界上的角色,也明白他所到之處所帶來的正面意義。


宗徒繼承人


教宗是羅馬的主教,也是普世天主教會的領袖,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教宗的拉丁文原詞『Papa』源自希臘文的『πάπας』,原意為『父親』,起初用於對任何司鐸或主教親暱的稱呼。而完整的教宗意涵即是:『羅馬主教、基督在世的代表、宗徒長之繼承人、普世教會最高教長、羅馬教省總主教、梵蒂岡城邦元首及天主眾僕之僕』。另外在西方世界,教宗被敬稱為『聖父』或『教皇』( Holy Father )。


宗徒們成了耶穌復活的見證與關於祂真理的擔保人。他們在耶穌死後繼續祂的使命。他們選了自己牧職的繼承人:就是主教。直到今天,宗徒們的繼任者仍在執行耶穌所授予的權威:他們管理、教導並舉行禮儀。宗徒們的凝聚力,成了教會(宗徒傳承)合一的基礎。在十二位當中,是耶穌賦予伯多祿特殊權威並居任首位:『你是伯鐸(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絶不能戰勝她』。(瑪 16:18 )。就是從伯鐸在宗徒中的特殊角色,發展出教宗的牧職。﹝天主教教理 551-553﹞


『教宗』還是『教皇』?


自西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詔書』(拉丁文:Edictum Mediolanense,英文:Edict of Milan)定基督的教會(也就是現稱的天主教)為羅馬帝國國教後,許多羅馬皇帝登基時都希望經過『Papa』加冕這一道手續,一方面借以尋求天主的降福,一方面也有藉此加強其地位的用意。 尤其是,自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517年馬丁路德宗教革命以前的一千多年時間里,歐洲幾乎成了政教合一的世界。 由於王國林立而缺乏統一的帝國,『Papa』實際上代行了古羅馬帝國皇帝的皇權,無形的政治權力非常之大。


舉例來說,甚至像神聖羅馬帝國創建者查里曼一世,都不得不要求『Papa』加冕才能確定其寶座的合法性。 那時的『Papa』確實是名符其實的教『皇』。


因此,自天主教於明朝中葉傳入中土,徐光啟利馬竇等人把『Papa』翻譯成教皇,不但沒什麼不當,可能還十分貼切。 但是自1870年義大利統一,歐洲僅餘的教皇國也瓦解后,『Papa』的政治權力完全喪失,恢復純宗教領袖的地位和象徵意義,再把『Papa』稱之為教皇可就不但不是事實,而且還成了諷刺。 因此,自民初以來,至少在天主教內部,不再稱『Papa』為教皇,而改稱教宗。


教宗如何產生?


天主教教宗是一終身職責,教宗是由選舉產生,若教宗死亡或病逝,依照慣例,梵蒂岡教廷將會召開 Conclave 會議 ( 意思:『用鑰匙上鎖』,意指樞機主教們被鎖在與外界隔離的場所中,直到選出新教宗為止。也就是說這是不對外開放的樞密會議 ) ,並由來至全球, 124 名 ( 現今 ) 年齡 80 歲以下的合格的『樞機團 』為主要的選舉人,進入西斯亭小教堂 (秘密會議室)(Sistine Chapel) ,在聖神的帶領下推舉出繼任的教宗。


被推舉者得票率必需超過三分之二,若未達到三分之二,則必需重新投票直到選出新的教宗,當新教宗產生後,他們就會把選票和麥桿一起燒,就知道新教宗產生了。


聖神帶領的樞密會議


天主教不是政治的組織,天主教是耶穌基督親自建立的教會。簡單來說,天主教會關心的是信仰的事情,是關係到人類的尊嚴,地球生態等的課題。這一切的基礎建基在聖經上。聖經本身就是天主在世界上被人類以文字記錄下來的救恩事件;聖經也是生命之書。


由此可見,天主的教會雖然是由人類管理,但是教會本身卻是屬神的教會,不是人所建立的,是天主所建立的,因此必須履行主基督的教導,成為服務聖言,服務世界的教會。因此,這就不難理解教宗選舉的樞密會議並沒有一般政治選舉的辯論或拉票的情況出現。教宗的選舉過程是經由祈禱和分辨,一輪又一輪在天主聖神的帶領下,選出一位天主所要的教宗,繼續領導教會在世界成為世界的光和地上的鹽。


樞機團來自世界各地


教宗是從樞機團裡推選出來的。那麼樞機到底又是誰?他們從哪裡來?他們是做什麼的呢?


根據《天主教法典349條》,樞機組成特殊團體,有權依特別法選舉教宗;樞機得以團體性行動協助教宗,即為處理比較重要的問題而被召集時;或個別協助教宗,即由於所盡各種職務,幫助教宗管理普世教會的日常事務。


樞機源自世界各地,並非指定的區域或人物。天主教作為普世教會,天主的羊群佈滿地球的各個角落,因此樞機都是從不同的地方所選出。樞機們除了是教宗的地方顧問,他們更是司祭,先知,君王;更直接地說,樞機們是宗徒的繼承人。


由此可見,樞機們的存在除了與教宗保持聯繫外,平時他們所執行的服務是聖言的宣講,信仰的導師,教義的守護者。他們的生活是以祈禱,服務聖事,從事牧靈為己任。他們的生活是聖召,不是職業。


從遙遠來羅馬的主教


教宗是羅馬的主教,也就是我們所稱呼的『教宗』。眾所周知,梵蒂岡的首領是『教宗』。但不要忘記,教宗是從遠方而來的樞機團成員,他是在聖神引領下所推選出來的宗徒之長。這是有別於國家的政治選舉,國家的政治選舉絕對不允許外國人成為國家的最高領袖。


所以,教會不是政治性的單位,即使有組織上的結構,但目的都是為了服務天主聖言,服務世界。梵蒂岡的最高元首——教宗,是聖事的管理人。這裡所講的聖事是天主與人同在的靈性的關係。


教宗——基督有形可見的代表


教宗應該做的,正是耶穌對伯多祿所說的: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 在天上也要被釋放。耶穌的這個宣佈,還應該加上祂以伯多祿為宗徒之長,才完全。當時耶穌三次向伯多祿說:『你要餵養我的羊群。』因此,教宗不但是教會以之 為根基的有形可見的磐石,同時也是全世界的牧人,他要重做耶穌來到世界上為我們做的事,就是帶領我們歸於天父。


教宗引導的教會是按照福音的精神為福傳的基礎。在這個世界的發展中,教宗在福音的基礎上,不斷向世界宣講耶穌所宣講的,行耶穌所行的。換句話說,教宗引導整個教會在基督內重建一切。這是很神聖的一項服務的聖召。由此可見,教宗的權力和權威是服務性的,是見證性的:『我來是為服務,而不是被服務。』(瑪20:28)


結語


教宗是耶穌基督立了伯多祿為宗徒之長的繼承人,更是耶穌基督在世的有形可見的代表。就這個使命和關係就可以知道,教宗的聖召就是繼續引導整個教會繼續天主的救恩工程。教宗領導教會參與福音的生活,並見證所宣講的福音。


教宗的臨在猶如基督的親臨。耶穌走入人群中,尤其是被世界邊緣化的群體裡,去關懷和恢復人性的尊嚴。耶穌宣講悔改的重要性,是要整個人類記起天主的圓滿和共融性。人類的各種軟弱是在道德敗壞的情況下發生。教宗也以先知的聲音,就在這荒涼的世界裡宣講悔改的必要性。教宗以司祭的聖召服務著人與天主之間的關係。教宗也以君王的聖召去服務天主創造的世界。


所以,教宗是耶穌在世可見的代表,人們也從教宗的宣講和行動中看見自己被天主所愛。教宗接近被邊緣化的人,這使被邊緣化的人恢復他們被世界糟蹋的尊嚴。教宗的出現,猶如耶穌那樣去治愈受傷的心靈。


這就是天主教的教宗。

29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