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天主保祐!
撰文/王安當
『天主保祐』這一句話到底有什麼意義?若是這一句話只不過是基督徒的口頭語,那麼靜心仔細去聽這一句話,或許會發現這一句話就是這麼一句話而已,千萬別有太多的期待,因為還真的就是平平凡凡的口頭禪而已。
某位教會的牧者在社交媒體上寫道需要進行某個身體的治療後,後來一連串的祝福語,例如剛才提到的『天主保祐』、祝你安康、早日痊癒、手術順利等等,把該牧者的留言區寫爆了。後來,某位弟兄對我說,在他看那麼多的留言後,他開始反省這些留言是否真的對當事人而言有意義。他的說法讓我想起了曾經某個人在網路上提到自己在面子書上有成千上萬的朋友,不過真心前來跟他交朋友的人,在實際的生活卻是繆繆無幾。還有人開玩笑說,社交媒體上的朋友確實很多,但是一旦自己先離開世界,這些網友頂多就在個人的留言板上留下RIP而已。
他們說的現象已經是現代人的一種習慣,我認為再過些日子,這不再是一種的習慣,而是一種的傳統了。從習慣轉向傳統,那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這意味著冷漠已經是人類的一種文化,這會對將來的孩子們造就多麼可怕的未來。大家見面沒有話題,吃飯低頭看手機,抬頭看電視,不發一言,吃完揮手說再見。有些長者看到這樣的畫面很生氣回應:『不想再見』。
我相信很多人自己也有這樣的同感。
曾經有一次,我被邀請聚會吃飯。我就有以上提到的類似經驗。就連同桌吃飯的人也透過手機交換訊息,甚至分享一些話題。而我和另一位客人,只能看著他們在那裡對著手機哈哈大笑。那一個聚餐對我而言,簡直跟我一個人在外頭吃飯沒兩樣呢!
到醫院去探望生病的弟兄和姐妹時,我最常聽到教友給病人的安慰就是『為你祈禱』,『天主保祐』這兩句話。有一次,我在從醫院回家的路上,問了隨行的教友:『你真的會為剛才那個病人祈禱的嗎?』他看著我傻笑說:『標準的慰問語一定要說的呀!』
她常告訴我說:『我每個星期五必定守大齋。』她繼續說:『我會吃得很少,絕對不吃肉。』
我看著她沒說話。她繼續說:『守齋是基督徒應該要嚴厲遵守的規定。』後來,我只是問她說:『那麼妳守齋的時候,有沒有研讀聖經和祈禱的呢?』她說:『需要的嗎?』我回答:『那麼,妳不是在守齋,妳是在減肥。』
一句話的力量不在於說出口的那一個訊息而已,還需要自己參與其中,這樣的祝福或安慰才有意義。『天主保祐』,『為你祈禱』,可以是標準的口頭禪,但是我們可以不要使它變得毫無生氣,也是冷漠的話語。我常告訴那些隨行一起探望病人的朋友或病人的家人們,耐心的陪伴,一起的祈禱是有力量的。就如同神父給病人行病人聖事時,病人總是感受到教會的直接關懷,也經驗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所以,別再讓『天主保祐』成為一句冷漠的口頭禪,趕緊把天主保祐化為愛得與信德的行動,參與病人的治愈過程,那就是陪伴、聆聽與真正的為他祈禱。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