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親愛的,我忘不了你

Writer's picture: 王安当神父王安当神父

撰文/王安當



有一天,他跑老找我。


『方便了幾句嗎?』


我看他神情有點低落,眼睛泛紅,看起來他的事情有點急。


『來,進來,你怎麼了?』我問。


『我不想再繼續在這個團體服務了。我很痛苦。』他說。


『痛苦』這個字眼背後的意義,大概可以說是有期待,自己也努力去實現,最後不被理解,也可能遭到否定,致使當事人與夥伴之間因著不同的共識而出現了彆扭,非但期待不成,而且還掉入了沮喪的谷底裡去。


這個經歷和這個經驗,甚至他的感受,我聽了也覺得很熟悉。我明白這樣帶著熱火,又有衝勁的精神,總是希望能夠把自己的熱火燃燒得更旺,並非要炫耀自己,而是期待更能把團體往前推多幾步。事實上,無論是家庭、職場上,甚至是教會團體裡,大家都帶著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件事,出來的結果也就不一樣。然而,最考驗的依然是自己的情緒和態度要如何去處理呢?我看見的未必是大家都看見的,他人看見的,也未必自己能看見和接受。既然如此,跳出事件的情緒,站在較高的位置上,眺望前方的路,必然會發現為真正走對方向,有些腳下的路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終點站。


依撒意亞在猶大國執行了先知的使命,他對天主祝福的猶大國一直都處在正面的態度裡。即便猶大國在政治上動盪不安,也遭遇被放逐的結果,依撒意亞先知依然對耶路撒冷,也就是熙雍的復興滿懷信心,因為先知的信心是來自對天主的信德。


依撒意亞先知面對的痛苦,是出於以色列民對天主的祝福不懷感恩之心,而且還辜負與妄用天主的祝福,不行天主的旨意,他們之間為了滿足自己而彼此勾心鬥角,接受了外邦神祇的信仰,政治上的爭權奪利都不是天主的旨意,但以色列國確實已經走到了如此地步。他們的祖先的信仰已經被遺忘,他們把不認識的神祇,取代了帶他們的祖先出離埃及為奴之地那一位天主。


看見原本被祝福的團體被各種事情瓜分得遍體鱗傷,依撒意亞自然也有他的痛苦。昔日耶路撒冷(以色列的政治與宗教中心)是如此的輝煌,因為那裡以色列民認定的天主的所在之地,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民族生命中很重要的水泉,因為天主就住在那裡。無論富貴貧賤的人在耶路撒冷天主的城裡都是平等的。依撒意亞這麼描述說:『他們將在各路上被牧放,他們的牧場是在一切荒嶺上。他們不餓也不渴,熱風和烈日也不損傷他們,因為那憐憫他們的率領著他們,引領他們到水泉傍。』這就是以色列民對耶路撒冷的敬畏的原因。


先知承認罪惡帶來的惡果,但更重要的並不是停留在認罪,更是要真正的去悔改,因為真正的悔改才能解除痛苦,才能結出喜樂的果實。依撒意亞說『一切山嶺變為大路』,也就是在大的困難,只要順服於天主,我們的生命絕對會被翻轉,會發現所面對的痛苦都是為進入將來榮耀的耶路撒冷聖城。


不及時處理痛苦的情緒,自然也就會被痛苦的情緒處理掉。因為不及時拔出痛苦的毒瘤,只能更消耗對耶路撒冷的期待。依撒意亞描述熙雍曾說過:『上主離棄了我,我主忘掉了我。』這就是不及時處理消極情緒的下一個結果,陷入更深的痛苦裡。


積極回到天主那裡去,在那裡與天主聊一聊心,祂的話語能夠開解我們如謎一般的痛苦,這是因為天主總是等待著我們與祂共融。依撒意亞先知以母親與孩子的關係,描述了天主對以色列民的惦念,他說:『婦女豈能忘掉自己的乳嬰?初為人母的,豈能忘掉親生的兒子?縱然她們能忘掉,我也不能忘掉你啊!』先知的這一番話明顯點出了重要的訊息:『天主是與人一直都在一起的天主!』


生活中難免會有些失落,甚至因著自己的熱誠,最後可能因著不同的因素,而無法『如我所願』達成。我不能否定當下的情緒和所謂的痛苦之說。畢竟,只要是人都會有情緒。只是,我們需要先處理好情緒,才能繼續向前走。另外,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絕對不會孤單,因為天主一直都沒忘記任何一個人,祂與每一個人同在。天主就是那麼的主動,接下來就看我們是否也主動去開放自己給天主了。

2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댓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