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王安当神父

中華文化裡的基督

撰文/王安當

燒香拜佛是文化還是信仰?這個問題各有不同的說法。當然,影響說法的是思維的出發點和角度。這就好比我們用顯微鏡開看微生物式樣的道理,只要把所關心的立場放大,我們總覺得這就是道理所在。我們會認為所看見的道理就是真理的所在,因此在任何的相關問題上,我們都各說各的道理。也因為如此,信仰與文化一直難以溝通和相互包容與尊重。


以上提及的現象也發生在基督宗教裡。特別是談及中華文化的時候,部分的基督徒會堅持信仰裡不應有民族的文化在其中。但我們一定沒太多注意到,其實基督宗教的禮儀也受到猶太民族的影響。講道台的宣講是信仰還是文化?猶太人的生活裡,站在台上的說話代表著一種的權威所在,所以講道台上的宣講者,他在宣講的時候亦是代表性的舉動。


因此,信仰與文化有時候會出現一種『混合』的感覺。其實,主要原因是在不同的立場上,人在傳達或表達某個信仰時,需要有某個被賦予代表性的禮儀或方式,以表達當下進行中某件事的神聖性與重要性。


例如,燒香拜佛到底是信仰還是文化?佛不是神,但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精神代表人物,例如孔子、老子、關公等歷史人物,他們都有自身的精神代表。為表達對這些偉大歷史人物的尊敬,特以燒香的方式,表達了後人對他們的尊重。香代表著謙卑,所以也是後人對先人的一種長幼有序的禮儀觀念,尤其是以儒家的思維去對關係作出一種的表示。


西方天主教可以對先人燒香嗎?答案是正面的:是。只不過許多基督徒對文化缺乏真正的認識,加上有深厚且保守的一神宗教觀念,導致不接納在此信仰以外的任何救恩的訊息。他們認為天主救恩的訊息唯獨在教會內才可尋獲。因此,特別在多元文化的國家裡,宗教與文化的交流嚴重缺乏交流,而產生了很多的誤解,甚至發生了一些觀念上的衝突等等。


剛恆毅樞機當初被教宗派遣到中國時,他就意識到中國本身的哲學與文化是很豐富的。剛恆毅樞機更是從研究與親身的接觸中國社會的經驗裡,他發現天主的救恩也深深烙印在中華文化裡。簡單而言,剛恆毅樞機很欣喜發現中華文化也符合教會的教導。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對救恩的傳達方式,中華文化也不例外,其中也有很多符合教會的教導。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培育更多相關的人才,投入信仰與文化的研究和傳承的工作。這並不削弱基督信仰的救恩,反而更是在不同的民族身上,叫人從自身的文化裡發現天主的愛。


在中國服務的剛恆毅樞機,他強烈鼓勵也鼓吹中國神職深入研究中華文化,並以中國人懂得文化去宣講基督的救恩訊息。因此,他保送中國的修士們到羅馬進修,除了認識西方文化和教會的氛圍外,將來也結合中華的文化精髓,向中國教會宣講天主教是普世的教會,並非某族群的專屬宗教(洋教)。基督宗教是超越民族的,但民族卻有著自己的文化。因此,天主的救恩不摒棄民族的文化,反而在文化裡看見了天主的救恩。


剛恆毅樞機不是要把耶穌變成炎黃子孫。教會沒必要在族群與文化中去矮化耶穌而討好民族。剛恆毅樞機堅持著耶穌就是教會的頭,他熱愛聖體,效忠於聖座,與羅馬教會總是心連心在一起的。他堅持中華文化中也有天主的救恩,因此他是以天主的救恩為基礎,在中華文華裡發現了中國人的文化也應當受到重視與尊重。


對於把中華文化擠出基督信仰的基督徒而言,我的建議是可以擁有自己對天主的『西方』禮儀的敬禮,但不應該排擠或否定中華文化裡的救恩訊息。基本上,無論是接受文化裡的天主救恩的訊息與否,我認為都沒有所謂的對或錯,因為這是個人的認知與對信仰的態度表達。而我則鼓勵不去排斥每一個不同的文化,而且也學習去更深入認識和了解文化的精髓。


今日的世界是走向更有深度的彼此認識,而不是彼此的唯我獨大的態度。唯我獨大的態度鎖定的是『我』而從不去考慮真理。耶穌就是『真理,生命和道路』,這是不變的真理,過去也是這樣,今天也是一樣的,未來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去認識其他文化裡的道理,甚至發現天主的真理也在其中。我們也可以鼓勵他人從文化裡認識天主,走向天主,並結合於天主呢!


最後,我要表達的是,有著堅固的基督信仰,就無需擔憂信仰被扭曲,除非我們自己對基督信仰是漂浮的,不肯定的,甚至是把信仰建基在沙土上。若是如此,難免會有信仰的危機了。

4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破.地獄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