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跋山涉水:21世纪普遍面对的考验
Updated: Jun 3, 2021
阅读《他乡来的神父》(书籍)时,我对信仰突然心生体悟。
上个世纪中国因为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内战,人民生活动荡不安。那个年代,中国人对于信仰天主教的固有思想,不外乎是崇洋媚外,认为那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不知怎的,当有人发了福传小册子时,人们不会立即丢弃,反而是在某天阅读以后受了“天主是爱”的想法,认为应当信主入教,便找了神父为他们领洗。
真理是哪怕时代变迁但仍旧永不改变的事情;而天主是爱这个真理就是永世长存的。祂的爱让那些背井离乡,迫不得已离开家人到马来亚的神父们为我们后人种树。许多圣堂扩建和信仰培训,是我们应该传承下去的呀。当然也要提一下,除了圣职人员,也有许多阿姑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记得的。
相信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难。那个年代的福传工作不容易,跋山涉水到了一个地方不用多时竟又过了一天。但是那个时候人们只要扎了根就能坚定的信。相观这个世代的我们,有了更便捷的交通方式、更有趣的福传工具,却难以浇灌心中信仰。也许是科技的大跃进使得我们能用更广阔的眼界看待事物的同时,也令我们掉入更多试炼的泥淖中。年轻人对教会的归属感,相信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同龄人的接受度和有趣的教会活动,所以这也不禁让我反省——我服务的原因,是为了做天主的工具,还是因为我好玩的个性使然?!
在每家每户都有手机、平板的时代,网络充斥着的不只有物质和色情诱惑,不理智的留言和版面上的虚荣等等,这些让我们远离天主的东西更是随处可见。社交媒体是虚无的,可是许多年轻人,十分钟没碰手机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因此,有人在弥撒或祈祷会时一心二用,这现象并不罕见。同时我也发现,我们对待这个同为“看不见”的主,即使是一个星期、一个月不见,也没关系。
疫情让我们不能再踏入圣堂,不知道有多少人从此不再参与弥撒,而我也因为惰性,才发现自己竟是个伪善的人;是否因为没人看见了,便很少再参与弥撒和祈祷会?我在阅读《他乡来的神父》时不断反思,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相信那是考验!不知道病毒什么时候被打败,但我们不能因为如此便不参加圣体圣事啊!
疫情笼罩下的马来西亚在开放参与实体弥撒时需要限制人数,可因祂的怜悯,让我在实习期加行管令期间,得以寄宿教会的老人院;难得在人心惶惶的此时此刻,依旧能参与到实体主日弥撒,感受到平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