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屿之歌
Updated: Apr 21
「身为祢的司祭,我会以整片大地作为祭台,向祢献上世界的一切劳动和苦难。」——德日进神父 ·〈世界祭台上的弥撒〉(Mass on the World)
同学的姐姐见我无所事事、不事生产,在灵修方面又毫无慧根,觉得我不该虚度光阴,硬是把一些旧书塞给我,说是借我看。 其中一本旧书有多老? 那本书里许多附图中的其中一帧照片底下写着一句图说:“依穆路村的一对父子站立在阳光下”,然则照片上是黑色的影子压在黑色的影子上;嗯·· ····这真个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顾城诗句)——我什么都看不见。
1982年初版、83年二刷付梓的《兰屿之歌》,丁松青神父涉笔,已故三毛翻译,书里大部分照片像年久失修的黑白电视机,只有深黑与浅黑两 种颜色,唯一透露出色彩的是书里的文字。
我没到过兰屿,可是这些随着老客机迫降在兰屿的文字,忠实诚恳地反映出小岛的阳光、海水、树影和肤色,色泽丰润,一点都不若疏远渺邈的远方,反而真情流露贴近左心房。
丁神父写《兰屿之歌》这本书的时候才20多岁,他以近乎写日记的风格写下自己以见习修士身份在兰屿服务的小日子,行文走笔并没有三不五时就把 天主挂在嘴边,他「帮助」兰屿岛民的方式是让当地人信任他,把他当作兰屿的一份子。 他尽量对兰屿岛民有求必应,除了为他们提供药物和维他命,也为他们准备香烟、糖果和口香糖,一位名叫约玛姑妈的妇女每次去天主堂就只为了向丁神父要东西,从药物到维他命到衬衫到球鞋,甚至是神父的发油,她都要!丁神父写道:「她年轻时候一定很诱人,只是她现在已经五十好几了」,只有在打发女人的时刻,丁神父懂得善用天主,「天主保佑你」,一句话就将气呼呼的约玛姑妈送走了。
20几岁时的丁神父已老成得好似一个温柔包容的父亲,他到兰屿仿佛是服务第一、传教其次,他给兰屿的原住民看病,跟他们下海捕鱼和到台湾本岛当苦力 ,他们给他嚼槟榔他就把槟榔当口香糖嚼,有个原住民对神父的身份很感兴趣,想跟他学圣经,没想到丁神父的反应并不如捡到宝,而是「如果你想学圣经,我可以教你」,可是心底暗忖,「恐怕他第二日就忘光了」。 他也敬重当地人的先知和传说,参加他们的拜拜和祭祀,认同他们的道多陀(神)和士灵易(雅美人的「耶稣」),以至他在岛上交到的好朋友有一次对他吐真言:「我们相信世界上有两个耶稣,一个是你们的耶稣,就是留胡须的那个外国人,他很聪明会写字······另一个耶稣就是像是士灵易那样的先知,只看管我们雅美人。他没有那么聪明······他造起船和抓鱼时更有一手。 」
丁神父写书,看不到他每一篇文章都在讲耶稣,那么阅读他的书要来干嘛? 他的信德在哪里? 他有哪一些部分「像个神父」甚至「肖似耶稣」吗? 说实在话,《兰屿之歌》若对「讲耶稣」的著墨不多,到头来会不会只是一本采风记实的旅游书? 我翻来看去,好吧,比较跟耶稣近似的内容也许是丁神父在兰屿不断帮助雅美人的一切生活点滴,读起来与圣经里「五饼二鱼」的典故挺接近——耶稣靠五饼二鱼变出大量食物并非为了群众跟随他,而是他不忍心看到五千名男人挨饿。 事实上当耶稣喂饱这五千人以后,并没有任何人跟随他!丁神父在兰屿服务,目的很单纯,就是像耶稣那样,将发自内心的爱,付诸行动。
因此,《兰屿之歌》里头多半是丁神父如何「贴近人群」的故事,例如书中提到丁神父的一名好友里帕沙,他25岁,爱唱歌,不幸长了一颗失灵的 心脏,必须动手术,但是没钱。 丁神父不辞劳苦向很多人提起这件事,最后台大医院愿意提供免费开刀。 开刀前一天,一位神父替里帕沙洗礼,里帕沙领了圣体。 开刀当天,丁神父和里帕沙的弟弟坐在手术室外面祈祷,不料愈祈祷愈感觉不妙,丁神父升起了「里帕沙会死,我送里帕沙去死」的预感;果真, 里帕沙最后手术失败,死了!
真正考验信仰的不是幸福快乐的故事,人在「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艰难时刻,信仰最备受考验和挑战。 丁神父在书中写道,他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跟我们一般人一样,反覆再三谪问「为什么」? ! 他想要听见好友里帕沙吟唱感激的歌,可是他就是听不见。 他承认,他真的是经过了不知道多久的时间,才有办法写出这一句话:「这是过了多久的时间,天主的慈悲才允许我听到了这首歌」。
简单的一句话,却是对天主充满如此强大的信德呀!这是我第一次阅读丁神父的著作,但不会是第一次。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