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甲年)(玛10:37-42)
福音
谁爱父亲或母亲超过我,不配是我的;谁爱儿子或女儿超过我,不配是我的。谁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不配是我的。
谁获得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谁为我的缘故,丧失了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性命。谁接纳你们,就是接纳我;谁接纳我,就是接纳那派遣我来的。
谁接纳一位先知,因他是先知,将领受先知的赏报;谁接纳一位义人,因他是义人,将领受义人的赏报。
谁若只给这些小子中的一个,一杯凉水喝,因他是门徒,我实在告诉你们,他决失不了他的赏报。
福音探意
耶稣的话有时令人迷惑不解,比如今日读经以前的几节。他说自己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刀剑,为叫人脱离自己的亲人,更说人的仇敌就是自己的家人(34-36 节)。为什么耶稣这样绝情,叫人不认六亲?
要知道,玛 10 章的主题是训导门徒如何忠于自己的福传使命。耶稣预言门徒将因他的名字被人恼恨,甚至被家人害死(21-22 节)。
这是什么世界?传扬好消息的人反而被杀害?
关键就在于人们怎样看待耶稣带来的信息。
为那些安于现状的人来说,耶稣宣讲的不是福音而是祸音;比如玛 5:17-48 就不容易听入耳。当人们感受威胁时,就会设法排除异议,甚至置人于死地。
初世纪的地中海是团体主义的。为了维护本家的荣誉,每人都应循规蹈矩,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负家人的期望。
偏偏很多时候,耶稣激励门徒超越家庭的限制(如玛 5:46-47),去拓展更广阔的天国视野,更宽大的胸襟。
耶稣从他本身的经验中知道(玛 13:57),阻挡门徒承行天主圣意的,往往是至亲的家人。家人既然自认对门徒无所不知,就期望他们安分守己,不脱正轨。
当效忠的对象有冲突时,耶稣要门徒舍家人而取耶稣(37 节)。在家族至上的社会,这番话是耸人听闻的。
耶稣更进一步说,“谁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不配是我的”(38 节)。耶稣要门徒为他赴汤蹈火,甚至准备接受公开的凌辱和残酷的死刑。
为耶稣而死的人必要获得生命,而贪生怕死的人反而丧失生命。39 节的“生命”与 10:28 的“灵魂”在希腊文是同一个字psyche,但意义有别。
耶稣要门徒不惜牺牲,全心全意地为福音作证,因为那才是通往生命之道。
在耶稣的时代,家庭是安身立命之本;脱离亲人便无依无靠,形同自杀(如路 15:17)。
人是不能离开群体的,故此耶稣召集门徒组织新的义缘家庭,以取代他们的血缘家庭。
门徒间不一定有血缘关系,但彼此因着有共同的效忠对象而成了义缘兄弟,理当守望相助,互敬互爱。
受遣者代表派遣者;正如耶稣代表天父,门徒也代表耶稣。善待门徒的等于善待耶稣、善待天父(40-41节)。
42 节提到的“小子”,是指耶稣派遣的人。谁给一个不起眼的门徒施小惠,尚且会领受耶稣的赏报,何况是殷勤招待门徒的人!这番话鼓励信友,以手足之情关照四处传扬天国的门徒(10:7-14)。
我以什么眼光去看待耶稣的使徒?
Comments